杨幂中文网 > 我不想当崇祯 > 第二十三章 变法之初始

第二十三章 变法之初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杨幂中文网 www.ymzw.net,最快更新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

    袁成换觉得和毛帅称兄道弟也不错,至少比被刮上三千六百刀要强。

    面子什么的,不重要。

    于是,袁成换先把军中的事情安排妥当,收拾好行囊,带上心腹士兵,以阅兵的名义,直奔皮岛而去。

    ……

    一个月后。

    钱龙喜在这一个月中忙忙碌碌,将变法的五个基本大纲逐字核查,确保无误,随后又在每一个大纲的后面,详细地写出了几百字的细纲,分别罗列出了每一条要注意的事项。

    经过与内阁大臣孙承宗、成基命、钱士升等人的商量,以及得到崇祯皇帝的首肯,首先推行的便是变法的第一条——重新丈量土地。

    如今的大明朝,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

    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库收入。

    贵族、大地主这种疯狂地掠夺土地,让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

    曾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歌谣。

    民以食为天。

    粮食就是天。

    而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天。

    很多的农民因为天灾干旱,土地耕种颗粒无收,再加上赋税,手中根本没有了吃的粮食,不得已才会跟着起兵造反。

    这也是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为什么一呼百应、一次次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

    好在万历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已经丈量过一次,虽然后来被破坏,但基本的田地亩数还在,现在只需要清查出那些皇族王公、勋戚贵族、大地主手中有多少隐藏的土地即可。

    明天就是崇祯元年的三月份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典也要进行。随之进行的就是推出新的土地法令。

    “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钱龙喜暗暗思索,微微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

    上辈子他一直进行历史研究工作,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如何帮助崇祯在小冰河时期度过难关的科学论文。

    论文备受文学界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崇祯朝已经无可救药,有人认为推行变法、实行新政、清除朝争的话,大明王朝依旧可以持续下去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今,他拥有了一个实践的机会,一个可以把书中的文字变成现实的机会,所以,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他必会全力以赴!

    而且,在他的心中,同样也明白,这一次的土地重新丈量、清算与划分,势必惹起老贵族和守旧派的重重阻挠。

    ……

    钱龙锡起草变法纲领的时候,朱明也很忙碌,他忙的是另外一番事情。

    虽然他已经声明要变法,钱龙锡也成为了变法的第一大臣。但如何行使权力,才能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这是朱明首要考虑的事情。

    思来想去,他决意仿效张居正。

    张居正是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达到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的辉煌成就。

    朱明认为,钱龙锡提出来的变法和张居的正如出一辙,而且进行了大部分的优化,消除了其中的弊端。

    目前,第一要务,就是帮助钱龙锡把变法的衙门建立起来,使之立即投入运转。

    因此,他决定把变法的总衙门就设在明厂,一是因为这里原本就是实行法令的衙门,下达命令快速。二是有明厂作为支撑,为钱龙锡保驾护航,变法自然能够顺利一些。

    当然,他也明白,虽然他以皇帝的威严压住了文武百官,逼迫他们拥戴变法,但是,这其中必然还会有人跳出来扰乱,这是每一个变法都不可避免的事情。

    变法所谓的变,就是要触动某些人的财路,断人财路,必然会受到打击报复,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为今之计,为了安全起见,他已经让明厂严密监视文武百官,凡有异动者,立即汇报。

    朱明正在沉思的时候,王恩生走上前来:“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全部安排妥当。”

    朱明揉了揉太阳穴:“伴伴辛苦了!”

    “臣沏了一碗热茶,您喝点儿醒神吧。”王恩生端过一杯飘香花茶,这些日子,他感觉皇上似乎变了许多,难道那个勤政的崇祯又回来了?

    朱明接过去,打开盖子,细细的喝了一口:“钱大人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据明厂回报,钱龙锡已经将最后的定稿印刷完毕,等明天春耕大典一开,便可以发往全国各地府衙。”

    朱明轻轻嗯了一声,思索片刻,放下茶杯,说道:“朕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变法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这些达官贵人、地主豪绅却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你说这是为何?”

    “难道他们想玩一场大的不成?”王恩生心思敏捷,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闻言,朱明脸色突然一肃,高声叫道:“快去召集明厂的番役、锦衣卫,随时待命!”

    王恩生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赶往明厂。

    ……

    崇祯元年三月初一。

    隆重的启耕大典如期在皇庄举行。

    “皇庄”之名,始于宪宗朱见深。

    天顺八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

    但是,明代皇庄的出现,可能更早。

    而朱见深的做法,无疑使皇庄的设立名正言顺,从而使皇室搜括土地的风气进入一个高潮。

    不过,皇庄并不单是皇帝一个人的庄田,而是包括皇帝本身、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诸王的庄田,也就是说,是皇帝及其妻、子的庄田。

    因此,皇子若分封后离京去了封地,在封地取得的田地,就不算是皇庄了。

    皇庄的设立,其实是开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

    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带头兼并土地,藩王、勋戚、宦官也请求皇帝赐土地,于是就有了王田、官庄。

    据统计,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全国官田的面积达到民田的七分之一。

    而且,皇庄的管理非常混乱,在皇庄内,土地所有权与司法权、行政权相结合。

    一般的皇庄,都是派宦官去掌管的。宦官则带着一旗校,再豢养着一帮无赖,另有官校﹑庄头、家人等数十人,无所不为。

    ……

    今天的启耕大典格外隆重,除了京官以外,很多京师附近的官员也都纷纷前来朝贺。

    等朝贺结束之后,便是在皇庄举行启耕大典。一众大臣陪着朱明来到了皇庄。

    启耕大典在古代有一个比较传统的仪式——试犁。

    顾名思意,就是人赶着牛,牛拉着犁,在田地里转一圈。

    朱明身为皇帝,初耕的第一犁,自然需要他摸一把犁头,寓意着帝王心系天下,祷告今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然,为了皇上的安全,一大群侍卫拉着牛绳,还有太监宫女扶着犁把。

    朱明没有见过这种木犁,也没有使用过,据说这个木犁还是皇兄朱由校制作的呢。

    朱明看着前面肥肥的老黄牛的屁股,还真有些害怕。

    不过,他相信,有这么多人拉着,老黄牛肯定跑不了。

    经过护卫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朱明胆颤心惊的扶着木犁,耕了几十步的田地,他刚刚掌握了控制犁把的技巧,很多大臣和太监反而不让他继续耕了。

    试犁总算有惊无险地结束。

    接下来,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主题——分地。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我不想当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杨幂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雪梦江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梦江山并收藏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