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中文网 > 大洋帝国 > 大洋帝国考演记三

大洋帝国考演记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杨幂中文网 www.ymzw.net,最快更新大洋帝国最新章节!

    明万历中后期,第四次移民潮的逐渐开始,在北越靠近明朝的景葡城城主名为李华章,人称“河景主人”。李华章是景葡城的走马商人后代,家族自称安南王时代李氏分家。但家道中落早已无人问津,沦为底层的走马小商,多是从云南将茶叶运抵河内。李华章年轻时,走马到河内城,半路被劫,走投无路便上山为匪,成立河景山庄。后来用钱捐官,买了个景葡城县令的职务,由于景葡城靠近明朝边界和近海,很快成了明朝走私私盐黄铜等物品的聚集地。

    由于李华章为匪多年,私人队伍近万人,成为盘踞在明朝边界最大的私人军队。连南岭郡国的河内边府军,都要靠着李华章的脸色行事。李华章固然为匪,但是文章可谓是西南一绝,而书法习得“瘦金体”,在任景葡县令的时候写了一篇《景葡治记》竟然引得北京一时“洛阳纸贵”。

    李华章与明朝云南布政使司和广西布阵使司两方面的总督相交甚密,并成了滇桂巡抚纪廉综坐上贵宾。政治上十分支持东林党,在东林党被打压时,公开接受东林党派的官员使得明朝文人口碑赞誉极为优良。

    当时控制南岭郡国的朝廷审政会的南屏郡郡主吴佑启并未将其放在心上,致使朝廷一直没有正式出兵围剿,也片面导致李华章势力做大。而随着李华章因走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实际控制越南地区的北越郡主钱博达对李华章的财产起了歹心。

    李华章陆陆续续接收了明朝的一些不得志的将领文臣和一些移民,组成了河景班。本来时为自保和收容移民,渐渐发展成为军镇。北越的钱博达以此为借口派兵来缴,河景班被迫起兵。

    最后在明朝内阁的支持下(东林党人占据上风时期),李华章攻占南屏岛吴佑启的南屏郡府,又迫使年幼的国王认李华章为“王叔”。在李华章的一手策划下,南岭郡王家族寻根求源将李华章的一脉加入到南岭郡王家族的家谱中。

    明朝下旨册封李华章为“河景公”、“南岭总督”以及“南岭巡抚”。并同意李华章将南岭王都迁至吕宋的汉南城(至此,中南亚区域中心定为汉南城)。

    李华章57岁时,南岭郡国的国王应当亲政,奈何及其荒淫无耻,被朝廷审政会上书李华章奏请废除,但李华章不予批示。朝廷国政会上书三次,李华章坚决不予。

    南岭护国大将祁正民率汉南城防军在围剿莲花落的匪徒时,发现了一张南岭郡王册封莲花落的头领莲博的《讨李贼授意信》,并册封莲博为讨李大将军。

    朝廷审政会宰辅大臣郑乔,上书南岭郡王,明确要求退位,并带领刀兵卫百人进宫。

    末代南岭郡王退位,禅让皇位与李华章。

    李华章改国号为“景”,称“河景郡国”,立都吕宋汉南城。此事标志着,“南岭郡国时代”落幕,“河景郡国时代”开启。

    李华章登位,首先表示不在用代位称其郡王,改为谥号称上代郡王。其次,宣布朝廷审政会仅作为议事之用,不得自行吸纳朝廷官员,必须由郡王派遣。设立内阁,设宰执一名,宰辅数名,统领三省六部。设立“侍卫府”管理国家防卫事务,朝廷审政会不在管理兵马元帅府,由“侍卫府”总侍卫兼任兵马元帅府都督经行管理。(军政分离,统一对郡王负责)

    废除分家不得担任军事将领的宗室条款,允许宗室子弟带兵统军(宗亲分家制度的一次巨大改变)。废除阉官礼治。并下令,凡是河景郡国之内土著居民,非皇族之人,皆不得姓“李”姓,明朝移民除外,此事被称为土著改姓。

    自初代安南公起,历代郡王死后,为表忠臣之心,郡王死后不追加谥号。直到称越唐帝国时期才为前代追加谥号,当越唐二世而亡,便恢复以代记郡王的习惯。在历史上只有和中华交好的几代郡王才有中华朝廷封赐的谥号,例如李之恩被洪武大帝封赐谥号为“武德”。

    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李华章设立的十军卫“大明军卫将军刘吴哲,北斗军卫将军梁徵,安南军卫将军戚光林,南海军卫将军费安泽,北越军卫将军夏守中,南越军卫将军张旗开,吕宋军卫将军祁正民,南屏军卫将军姜广,爪哇军卫将军戴泽,护国军卫将军齐正行”。又在侍卫府中设立将军会堂,大小军事由郡王和将军会堂商量讨论后得出。

    李华章95岁驾崩于汉南城,其子李家康即位,并与朝廷国政会与将军会堂追加的谥号为“英哲神威安泽明启大宇太祖圣王陛下”视为“河景太祖陛下”。

    河景郡国国土范围北接中华南部各省,南到爪哇岛,东接缅甸,占有苏门答腊岛,西占南屏岛依然奉中华正朔,河景李氏并不称帝,只称河景郡王,祭拜大唐李氏宗亲民族以汉人为主,开创中华之外又一汉家王朝

    李华章还有一点是被世界史学家公认的,就是普及华夏汉族文明,以汉文化彻底代替原有的地方部落文化,最终成功的实现了汉化和汉文明的扩展。

    南海地区自“唐”则天大帝登基改国号为“周”起,一直到李华章建立河景郡国,千年之久。

    历经“安南公时代”“安南王国时代”“越唐帝国时代”“南海郡国时代”“南岭郡国时代”“河景郡国时代”共六朝,但其中地方割据,战乱纷阀,外戚乱政。虽然一姓天下,但并不如同表面开起来的那么安宁。

    李氏在南海传承千年,但并不是如同正史一般,血脉传承千年。一个名为顾炎吾的明末史学家在考究李华章的私家藏书和汉南城的史记馆阁的资料后,写了一本《南海久居史》又称《南海顾记》。是以断代为主线,被李华章誉为“南海第一史书”。

    在《南海顾记》中提到,李氏传承并不是一家一姓,但是却是代代郡王姓李,原因有三:一是,在“安南公时代”一些无名无姓的氏族借李为姓,或者是安南公时代一些李氏的分家娶了那个氏族的女儿,那个氏族全体便改为李姓。在后来传播到南越北越等地,直到河景郡国建国时,姓李的人竟然占了郡国的40%,不然李华章不会下达“土著改姓”的命令(因此命令,导致“木”姓氏和“子”姓氏甚至“木子”姓氏泛滥)。

    二是,在一个时代建立之后,所谓的建立者会情不自禁的要与安南公李氏接上联系,这样仿佛正统了许多,主要根源于李玖宁将“正统”于‘李氏统治’挂钩,后历朝历代都在加深这种思想,以至于成为一堵不可推翻的墙。这是一种文化的怪圈,只要一个朝代追溯自己为李氏正朔,后面的朝代便会如此。

    三是,中华上国的支持,一个唐朝的传人的国家很容易受到中华上国朝廷的支持,在华夏民族的旗帜下,很多事情十分受到中华上国的优待。例如,明朝每年的恩赐一直高于朝鲜等附属国,而南海地区的联系和中华上国十分频繁。

本站推荐:超级全能学生官梯神级透视神藏我的微信连三界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医品宗师无上杀神撩倒撒旦冷殿下修仙高手混花都

大洋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杨幂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北思昭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思昭予并收藏大洋帝国最新章节